教育部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,分重點培育計畫(學校型、學院型)、普及提升計畫兩個主軸。第一期補助名單,重點培育學校型包括台灣大學、台灣師範大學、成功大學、中山大學,重點培育學院有25校41個學院,普及提升學校共37所,110學年度補助經費計5.8億元,9月正式啟動。
行政院今年起到2024年投入25億元,協助大專校院逐步優化高教雙語環境,強化學生英語能力、推動全英語授課。
「重點培育學院」:有台灣科技大學、清華大學等25校、41個學院通過,包括工程及應用科學領域11個學院,社會科學(含商管)領域22個學院,生物及醫農科學領域6個學院,人文及藝術領域2個學院。
教育部表示,預計2024年上述標竿大學和學院,須達到25-20-20目標,至少25%大二生英語能力在聽、說、讀、寫都達到CEFR(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)B2以上等級;全校至少20%大二、碩一生,當年所修學分中20%以上是全英語課程。
2030年達到50-50-50目標,至少50%大二生英語能力達B2以上等級;全校至少50%大二、碩一生,當年所修學分中50%以上全英語課程。
「普及提升計畫」共補助37校,包括24所大學校院及13所科技大學,目標是英語課採全英語教學,並鼓勵學生修讀全英語課程。
教育部表示,第一期計畫於2年後依據考核結果進退場,目前未獲補助學校可透過提升雙語環境建置提升其雙語能量與基礎,爭取於112學年度納入補助。
高中以下教育階段策略,透過普及提升、弭平差距及重點培育,分階段穩健推動高中以下學校雙語教育,強化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能力,建立國內外高中以下學校互惠機制。
教育部加速辦理各級學校雙語師資增能班,培育本國師資;擴大引進合格外籍英語教師及研議運用外籍英語教學助理,充實英語教學人力。#學習數位 光聯國際 升學2021/09/03